網頁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硬知識:第二課 - 關於滅絕 (Extinction) 這件事!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南台灣。木星人MHYen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左圖為原稿,右圖為反相調色的結果
對於死亡、滅亡總是帶來很大的震憾,卻也帶來更多的反思!同樣在生態學裡對於某種生物,在地球上消失這件事情,同樣敏感並且認為值得探討!

為何感到震憾?為何值得探討?木星人認為可能是因為生物"的首要前提為延續生命"這樣的假設!因此對於無法安生立命的恐懼,心有同感、心有慼慼焉...

然而無法生存、滅亡、崩壞、消失...的探討,往往無法從單一方向解答!正走向滅亡的例子,常常是許多問題交互作用的數個錯誤癥結所造成。所以探討"悲劇"不是在告訴我們悲劇總是發生,而是告訴我們如何轉化生命的出路,所要探討的是一種深切的希望!!因此木星人就是以這樣的心情畫的:深切的希望從錯綜複雜的問題當中,找到生命的出路!

過去的滅絕
首先會問,為什麼過去這些滅絕的生物會在延續生命的戰場上失敗呢?有趣的是,若拉長時間尺度並從化石證據來看,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其實絕大多數是會消失的 (從遠古到近代滅絕生物 vs 現存生物的比例約為 1000:1,參考Stiling / Ecology, 第30頁)!因為從生命的演化來看,過去的物種往往分化到多種不同物種的分枝了,這有個學術名詞稱做 "假滅絕" (Psudoextinction)。所以從此觀點來看,或許不該說生物總是走向滅亡,而該說是生命的轉化

而近代人口成長使動物滅絕的數量增加,在已知並有完整紀錄的項目裏面,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來自於引進外來生物、棲地被破壞、濫捕

現在的危機
對照目前瀕危的物種 (Endangered Species),也面臨同樣的命運 (參考Stiling / Ecology, 第34頁):
  • 棲地消失、破壞:像是開發森林、草原區做為農業用地
  • 被過度取用:獵捕毛皮、肉,以及砍伐具經濟價值的樹種
  • 外來物種的競爭:被外來生物取食、與外來種雜交 (hybridize) 使本土種消失、感染外來生物所帶來的疾病
雖然從生物本生與滅絕的相關性做整理,可以整理出以下物種"容易"陷入瀕危的特性 (參考Stiling / Ecology, 第40頁):
  1. 很稀有:可分別由族群數量、地理分佈範圍及棲地的廣度來認定
  2. 擴散能力差:不能藉由遷徙"避難"
  3. 具特殊性:只吃竹子的熊貓和只能在某種土壤生長的樹
  4. 族群數量不穩定:突然族群數量的減少,容易促成滅絕
  5. 高食物階層的動物:在食物鏈上層的動物通常族群數量少
  6. 壽命短:壽命長往往可以挨過"壞年冬"
  7. 繁殖力弱:像是鯨魚和兔子的比較
然而木星人認為,生物的這些特性是各自對於環境的生存策略,策略皆有其風險!而這些特性,並不代表他們在自然環境中容易失敗 (否則為何會演化出這些特性?),而是在人類"營造"的環境中這些特性容易失敗!更重要的是,人類加速"篩選"、"消除"的結果,造成環境資源的浩劫最終也會回到我們自己。

戴蒙的經典著作 - 大崩壞
就像生態學討論滅絕的議題一樣,戴蒙這本經典的著作大崩壞就是從探討過去人類文明崩壞的原因,以了解現今社會的問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戴蒙點出人類對環境資源的過度利用、氣候變遷、人類社會的關係、社會的應變能力,以及種種群體決策的失誤而走向滅亡。

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做為人類文明崩壞的例子,是書中眾多例子中最單純、卻也最直指人類過度利用環境而逐漸滅絕的慘劇!
木星人根據書中內容,自行整理了復活節島文明崩壞的原因,再對照瀕危物種的狀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兩者非常類似,反應了不同立場的相同結果!而發人深省的是,當環境資源將耗盡,為何復活節島民可以"坐視不管"悲劇的發生?對此戴蒙書裡提到的『群體決策的失誤』,或許可以說明島民無視問題的原因,並且可能反應了也屬於"島民"的我們,面對環境問題時會陷入的心理及社會狀態!

以復活節島的兩個失誤為例 (參考 賈德戴蒙 / 大崩壞, 第 480 - 504 頁)
戴蒙書裡這部份,對人類面對環境問題時的群體決策失誤,做了相當精闢的解析,木星人讀這部份時大開眼界同時也深覺值得借鏡!所以這邊提出來簡單介紹:
  • 『景觀失憶 (landscape amnesia)』 可以延伸到『悄悄變化的常態 (creeping nomalcy)』;用以說明,人們面對長期而緩慢的變化許多訊息干擾時,因無法察覺問題進而認為是『常態』的反應。像許多對全球暖化的爭議與質疑的例子 (可參考 The Sky of Gene千倦書萬里路 的相關文章)。
  • 『追求權力慾望』這部份在大崩壞書裡是『合乎理性的惡劣行為』的一種。這類的表現往往是"只為一己之利益,且對自己以外之人不利"!這在經濟學上便產生『外部性成本』的問題,例如,工廠只為賺錢 (簡省成本) 而不清理廢棄物而污染環境,工廠賺大錢但環境問題卻得全民買單!此外,公有地悲劇或許也與造復活節島的過度捕獵、森林砍伐有關,即便是近代,公共資源過度利用造成的破壞依然存在,像是礁溪溫泉因為過度開發而溫度下降...等。因此如果大家 (包括在位者、統制階級) 認知必須同樣承擔危機所造成的後果時,必定可以同舟共濟面對問題!像是荷蘭、日本。因此若能捉住公有地的利益,並協調使用者可接受的配額,也就是讓大家認知到"這個問題是推不掉的",或許可以改善,但相信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經濟學在公共財、外部性、公有地悲劇這部份有許多探導與分析,此外關於公有地悲劇的解決辦法於商週:公有地悲劇的新解法文中有簡單的陳述。
木星人在上述僅針對與復活節島有關的『群體決策的失誤』,而戴蒙書中還有其他"失誤"的分析!例如:無法預見危機 (以澳洲引進兔子、狐狸為例)、帶來災禍的價值觀 (以格陵蘭的基督徒維京人為例)、其他非理性行為造成的災難 (舉出了群眾心理、團體迷思、心理否定等心理因素)、以及行動失敗 (以外來物種的防治困難而放棄為例)...。個人認為這部份是全書中的精華所在,非常值得閱讀!

反思
所以滅絕這件事從生態學的警示及戴蒙的剖析,得到的結論難道就是"人類是地球的毒瘤"嗎?木星人認為不如將這股憤恨轉為徹底的了解

了解"我們同樣是生態系一份子"這件事!

現今的人類社會已被"包裝"得與自然脫節了;精細的社會分工,讓我們流失了與地球資源息息相關的記憶,或是自大地認為沒有直接的關連,當然或許最近油電雙漲之後可能有所轉變。然而經由強烈認知我們也參與其中,才能有所行動!像是開始尋找大家對公有地的認同感等等...。

因此既然我們已經存在這個大系統中的小系統,那麼也只有自己可以保護自己的家園!這或許也說明生命的存在,是為了創造奇蹟的可能性!沒有人保證一定成功,但是不踏出去機率就等於零!即便失敗了回到宇宙的空無之中,卻也是生命想要留下曇花一現的一場賭博不是嗎?更何況我們的許多選擇往往都是如此。

由此延伸到生活的練習
從與自然脫節到把自然關懷融入生活的方法

第一步、了解日常用品的生產鏈
為何我們與自然環境脫節了?或許就在於社會分工下的經濟體系,供需間較看得到交易 (價格與產品),而消費者對於產品生產的流程往往無從得知!因而使得消費者通常只著眼於產品的價格。這也連帶造成廠商為壓低價格,而減省了隱含的生產成本 (例如環境成本、或以劣質原料取代優質原料)!而食品生產業便是最鮮明的例子!

木星人從美味的代價這部紀錄片,整理出幾項重要的概念:
  1. 食品生產工業化、財團化甚至政府的推波助瀾,使產品原料壟斷在少數公司之下,這間接造成食品選擇的多樣性降低,使消費者雖然選擇不同品牌,卻吃到相同成份的比例增高,若有一環節出現問題則後續的連鎖反應便相當驚人 ;此外機械化生產所忽略、忽視的生物特性 (如養雞場的集中管理),雖已轉嫁到消費者,消費者卻無從得知!
  2. 製造『優良』食品本來就需要很高的成本,如土地、人工、原料的成本相對機械化生產高很多,這可由有機食品的價格反應出來!
  3. 消費者可藉由"需求"選擇"供應"的種類,選擇健康、符合自然的食品,市場自然便會有這類的供應!因此一定要為自己的生活品質發聲!

第二步、分清楚"想要"與"需要"
慾望是促成消費的最大助力,從賣場、百貨公司各種促銷手法,都是在挑起購買的慾望!然而我們必須要知道慾望不一定等同於需求;因為需求為的是必要性的消費,而慾望往往造成額外或不必要的開支!且慾望也是造成人類過度攫取資源的源頭,像是為炫富的皮草、滿足口腹之慾,以及盜伐神木做屏風...都是人類慾望衍生的供需問題!

所以徹底思考消費的意義,試著從必需品的品質打破價格的迷思、不要被促銷手法牽著鼻子走以減少過度消費,以選擇耐用、優質的產品代替廉價的劣質商品。雖然高價不一定絕對代表品質好,但是從成本的觀點來看,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有義務把自己的眼睛擦亮!

第三步、思考什麼是幸福?
木星人認為"活得好"就是幸福!人也是生物,吃的好、住的好、人際關係互動佳,都是影響我們活得好不好的元素。過度追求經濟利益,不論是造成人與人之間關係薄弱,還是過度攫取資源,都使我們的生活品質降低!因此藉著回歸本質,從選擇好的產品、以同裡心善待環境、寬容他人,或許可以找到最根本的幸福!

而關於追尋幸福的本質,可以參考生活越簡單越富足這本書;作者從消費形態探討生活品質的追求,讀這本書木星人最大的收穫就是,好的生活品質其實可以從"簡單"開始!至於怎麼從簡單中找到快樂,必須用我們聰明的腦袋去創造!

第四步、經營簡單的幸福 (生活)
印象深刻一位朋友說的話:『雖然有機產品較貴,但會因此更珍惜這份食材而善加利用,這比買了過多便宜的東西最後卻浪費了好!』

沒錯!『珍惜』是很重要的!由於我們知道優良的產品得來不易 (成本高、價格高),所以會更加珍惜;如此便產生從需求為前提的購買行為,並且因此減少了浪費。藉著追尋本質的幸福,也跳脫了因過度消費造成浪費的惡性循環!

以心智圖小結


如圖所示,"滅絕"從生態學的詮釋可以發現,人類扮演了關鍵性的破壞性角色!然而從過去人類文明的崩壞當中,我們可以找到人類過度利用資源、使資源枯竭,也同時反嗜自己的證據外,從分析這些崩壞的原因也讓我們了解身為人類的我們同樣參與自然之中。在從這樣的認知使我們主動出擊,藉由阻止悲劇發生的可能性中,完成創造奇蹟的生命課題。以上便是木星人一些小小的感想與體會,也請大家多多包含與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